農機合作社產出效益大
文章出處:未知
點擊:
次發表時間:2016-01-06 15:53
內蒙古喀喇沁旗西橋茂恒種植專業合作社機播與傳統耕作對比,每畝可增產糧食50公斤左右,免耕種植比常規種植投入工時節省一半,精量播種種子節省一半,農戶每畝凈增收160元左右。
在喀喇沁旗所屬的赤峰市,從2008年第一家農機專業合作社注冊以來,目前全市在工商部門注冊并在農機部門備案的農機專業合作社已近200家,擁有機具1.2萬多臺,承擔全市總播種面積28%的機械化生產作業任務。
農機合作社把分散經營的農機戶、農機大戶和種植戶組織起來,推廣農業新技術、新機具,形成“農機+農藝+農民”等運作模式,助推現代農業進程,促進農民收入持續增加。
推進現代農業發展
農機專業合作社改變了農戶種糧的傳統習慣,也改變了種植業的傳統經營方式,實現土地規模化經營和集約化生產。
合作社帶動農牧戶,推廣了大型機械和農業技術,把農牧民從繁重傳統的耕種方式中解脫出來,實行耕、種、收的半程及全程機械化服務,統一作業標準,提高了作業效率,增加了農牧民收入。
赤峰市松山區太平地鎮金秋農機服務農民專業合作社,通過農業機械的統一管理、統一調配、統一使用、統一種植,加快了土地流轉,所有入社農民選出9名代表組成合作社領導小組,具體負責協調農戶之間的矛盾糾紛、生產管理、農業技術指導、資金管理和產品銷售等日常工作。
合作社的做法,打破了當地由于承包地、集體地無法進行大規模農業生產的狀況,實現了土地經營規模化、生產全程機械化、水利灌溉自動化、生產技術標準化,合作社流轉土地5300畝,占全村土地面積的45%左右,同時把農民從傳統的農業中解脫出來,從事二三產業,增加農民的非農收入。
成為項目建設重要載體
農機合作社作為生產經營主體可以更有效地爭取各類項目建設資金,開展土地整理、配套設施建設等,加快基礎設施現代化建設。
松山區一百家子村人口少,山坡地多,外出務工人員多,大部分山坡地撂荒。該村成立了農機合作社,承擔農業綜合開發中低產田改造項目建設,把近2萬畝的土地流轉到農機合作社進行經營,流轉土地的農民可以在合作社務工或外出打工,“干一份工掙兩份錢”。
農機專業合作社為提高農業生產能力和效率,主動推廣應用新技術、新機具。如一些合作社承擔的科技興農推廣計劃、農業節本增效工程技術推廣、秸稈綜合利用技術等項目,取得了顯著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。
山東濰坊中創機械有限公司主要經營植田園管理機、收割機、播種機、種植機、微耕機、開溝培土機等多種農業機械是一家及生產、設計、銷售于一體的企業,企業官方網址http://www.wfzcom.com歡迎咨詢186-6368-3389
上一篇:現代農業為農村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
下一篇:農業機械裝備制造業發展趨勢